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资讯 >

疫情防控常态下,慢性心衰患者的科学防护

2023-01-20 14:16:52 来源:科技日报
  近期,新冠病毒XBB毒株引发关注,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,部分感染者出现呕吐和腹泻的症状,据最新研究证实,出现这些症状最主要的原因是新冠病毒对心肌细胞的长期损害,导致心肌受损,加重感染者胸闷气短、呼吸困难、疲劳乏力等症状,因此,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群在感染新冠后更易发展成为重症,特别是慢性心衰患者,需要更加引起注意。

  心衰被称为“生命的绊脚石”

 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严重的终末阶段。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衰的发生,病情如果控制不佳,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还会增加社会和家庭的负担。现在正值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开时期,再加上季节交替与春节的来临,对于已经确诊新冠阳性或者康复中的伴有基础慢病的患者来说,除了注意休息,加强个人防护外,还要警惕心衰急性发作与病情恶化的风险,专家建议牢记以下三点:

  第一:坚持规律用药,需要遵医嘱,按时按量吃药,切不可自行随意改变药物剂量,更不能自行突然停药。否则容易导致反复住院,加重病情,对此,专家建议:慢性心衰患者除了服用标准化的西药治疗之外,还可选择被《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》、《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》等多部权威指南与专家共识推荐的芪苈强心胶囊来家庭常备,它不仅能快速缓解心衰患者胸闷气短、呼吸困难、不能平卧、腿脚浮肿等症状,还能保护心肌细胞,改善心功能,显著降低再住院率及死亡风险,该药还荣获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,心衰患者可放心长期服用。

  第二:做好自我管理,心衰患者容易出现水肿,需要关注每天的体重变化,推荐患者每天清晨排便后、进早餐前穿同样的衣服用同样的体重秤进行测量。家中还应常备有刻度的杯子,以便随时记录水出入量,维持出入容量平衡。此外,对于心衰相关症状的监测也非常关键,如脉搏、血压、呼吸情况、食欲、疲劳、咳嗽、心悸、头晕、活动耐力降低等,他们往往提示了目前心衰的严重程度、并发症情况或药物的不良反应等,及时记录,下次复诊时,提供给医生,才能做到有针对地调整用药方案。

  第三:这些身体信号要谨记,患者在居家时做好健康监测,有条件的可做好血氧饱和度的监测,若出现轻微活动或平静状态下出现胸闷、憋气,夜间不能平卧入睡或夜间憋醒,脚踝、下肢出现肿胀或凹陷性水肿,以上症状往往是心衰病情加重的信号,而当出现持续严重的呼吸困难,体力明显下降,并常伴有出汗,心跳过快或近似晕倒这些症状时,需立即去医院就诊。

  疫情虽然全面放开,但潜在危险与风险并存,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群,专家呼吁: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一方面,出门做好防护,加强自我管理,优化用药,控制好疾病突发风险;另一方面,适当锻炼,控制好情绪,提高活动能力,适应春节时期的生活方式改变。

栏目导读

疫情下的图书市场:流行病学科普书销量意外增长

  2020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暴发,给人们的生活包括各行各业带来不小的影响。这其中也包括图书市场。  日前,开卷公布了202...

2020-03-23 17:03

日本奥组委副主席:目前未到决定奥运延期的阶段

 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,当地时间21日,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副主席、原奥运相远藤利明,就挪威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(...

2020-03-23 17:05

中国援助塞尔维亚专家医疗队受最高礼遇迎接 塞总统亲吻五星红旗

  当地时间3月21日19时30分,中国援助塞尔维亚的6人专家医疗队抵达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,随着专机带来...

2020-03-23 17:08

《安家》收视登榜首 导演安建还有什么遗憾?

  开年以来,随着大众居家时间的增长,电视荧屏收视表现抢眼。据“中国视听大数据(CVB)”统计,今年2月,电视剧日户均观...

2020-03-24 09:09

战"疫"实录:设备受限 新媒体记者尽显"十八般武艺"

  编者按:在战“疫”报道第一线,活跃着一支新媒体的精兵劲旅。他们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,运用短视频、Vlog、慢直播等...

2020-03-24 09:09